面对行业市场需求整体承压的情况,华大基因主动求变,继续主动战略性调整主营业务产品结构与供应链策略,推进主营业务的稳步发展。其中,肿瘤防控收入同比实现显著增长。
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,上海成为通商口岸。当时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是丝绸和茶叶,湖州是重要的蚕丝产区,特别是南浔出产的辑里丝更是全国闻名,加上湖州到上海交通便利,因此辑里丝出口数量与日俱增,很多南浔丝商靠着出口生丝发家致富。像南浔的刘镛、张颂贤等人就通过生丝贸易成为富甲一方的巨富。
清末时节科举制度虽然已经无法适应时代潮流,但是读书人的社会地位依然很高。因此浔商致富以后,大多鼓励子孙读书考功名,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。比如说刘镛的儿子刘锦藻就遵父命努力读书,并在光绪二十年(1894年)考中进士。
刘锦藻精通文史,先后撰写了《续皇朝文献通考》、《南浔备志》、《坚匏庵诗文抄》等著作,而且他和他的兄长刘安澜、儿子刘承干都喜欢收藏古籍。辛亥革命爆发以后,一些收藏家担心时局变化,大量抛售古籍,刘承干先后耗费了30万元,购入了宁波卢氏抱经楼、独山莫氏影山草堂、仁和朱氏结一庐、丰顺丁氏持静斋、太仓缪氏东仓书库等十几家的藏书,使家中藏书达到了60万卷共16万册之巨。
为了保存这些书籍,从1920年开始,刘承干花了四年时间耗资12万元修建了嘉业堂藏书楼。嘉业堂藏书楼是一座“口”字形回廊式的二层厅堂建筑,位于南浔镇西南部,隔溪与小莲庄毗邻,因末代皇帝溥仪题赠“钦若嘉业”九龙金匾而得名,共有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,有库室52间。
藏书楼当中的大天井有三百多平方米,便于晒书之用。而面向天井的库房也全部落地长窗,利于通风、采光。底层正厅称“嘉业厅”,挂有“钦若嘉业”九龙金匾,楼上正厅称“希古楼”,挂有郑孝胥题写“抗心希古”匾额,两侧分别设置“宋四史斋”、“诗萃室”“求恕斋”、“黎光阁”四室,各种古籍就分类存放其中。
主楼东侧有平房四进,这里是木刻书板库房和藏书楼管理、工作人员居住、办公的场所。主楼正面则是园林式花园,藏书楼、花园四周以水环绕,可以减少火灾对藏书楼的影响。算上花园,嘉业堂藏书楼共占地20亩,规模宏大,而且布局合理,利于古籍的保护。
到1925年,嘉业堂藏书楼进入全盛时期,楼中的珍本善本有宋元刊本200种,明刊本2000种清刻本5000多种,地方志1200余种,丛书220余种,抄本2000种,其他1200余种。其中又以宋代刊印的《史记》、《汉书》、《后汉书》、《三国志》最为珍贵,称为镇楼之宝。此外像宋开庆元年(1259年)版110卷《鹤山先生大全集》、宋淳熙五年(1178年)版《窦氏联珠集》等等也是少见的孤本。
除了这些古籍外,刘承干还花巨资购买名人稿本和抄校本,并聘人抄写那些无法购买的古籍。像嘉业堂中所藏的《五代史记注》稿本七十四卷、《清实录》和《清史列传》抄本、《万历邸抄》、清史馆没有采用的名臣列传等等,也是极为珍贵的史料。
因此不少人认为嘉业堂藏书楼虽然未能名列清末四大藏书楼(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、山东杨氏海源阁、归安陆氏皕宋楼、钱塘丁氏八千卷楼)之列,但这主要是因为建成时间太晚所致,单以藏书楼规模、藏书数量而论,堪称“清代以来私人藏书家之世擎”。
另外除了收集书籍外,刘承干还在嘉业堂雕版印书,先后请了吴昌硕、王国维、张元济、况周颐等人协助,刻印了《嘉业堂丛书》、《吴兴丛书》、《求恕斋丛书》、《留余草堂丛书》、《希古楼金石丛书》、《影宋四史》、《旧五代史注》等书籍。这些刊印的书籍刘承干大多送给海内外汉学学者,为中华文明传播做出了很大贡献。
1932年以后,随着时局日益动荡配资平台费用低,嘉业堂藏书楼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,一些古籍因为种种原因流失。不过在刘承干的努力下,嘉业堂藏书楼中大部分书籍得以躲过了连年的战乱保存下来,并在解放后连同藏书楼一起捐献给浙江图书馆保存至今,可以说是一大幸事了。
古籍藏书楼南浔刘承干嘉业堂藏书楼发布于:天津市声明: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,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